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2届年度科学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他战胜乳腺癌的女性相比,从乳腺癌中幸存下来的非裔美国女性更容易患上心力衰竭。
总的来说,这些女性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是白人女性的1.4倍,尽管患心力衰竭后死亡的可能性大致相同。即使考虑到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化疗药物或心脏保护药物的使用,这一趋势仍然存在。
克利夫兰诊所和凯斯西储大学MetroHealth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可能对每年近2.7万例可能随后出现心力衰竭风险的非裔美国女性乳腺癌新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非裔美国女性更容易患心脏病,因为她们不成比例地受到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氧化应激甚至维生素D缺乏症的影响,”医学博士、医学博士安娜·瓦丽娜-托斯说,她是MetroHealth凯斯西储大学第二年的内科住院医生,也是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女性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以及早发现心力衰竭的风险。”据研究人员称,这是第一个在美国有代表性的乳腺癌幸存者中确定心力衰竭发生频率的研究。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心脏不能再向身体输送足够的血液。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数据,大约一半的心力衰竭患者在确诊后的五年内死亡。乳腺癌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的一个原因是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的使用,这是目前最有效的两种化疗方法。这些药物对心脏的损害取决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的剂量。Valina-Toth博士说,某些被称为心脏保护药物的药物可能有助于预防这种损害,值得研究。Valina-Toth博士说:“考虑到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的风险,在化疗开始之前,除了监测心功能外,还需要考虑使用心脏保护剂如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进行预处理。”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癌症登记,确定了1973年至2007年间26347名乳腺癌妇女,这些登记与医疗保险数据中记录的心力衰竭诊断相匹配。其中,16%后来被诊断为心力衰竭,其中非洲裔美国人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最高,为21%,白人为16%,西班牙裔为13%,亚洲人为12%,包括印第安人在内的其他人群为11%。大多数女性(82%)年龄在65岁或以上。作者表示,考虑到八分之一的美国女性一生中会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这是一条重要的调查路线。未来的研究应该评估在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化疗开始前进行无创心脏成像和心脏保护药物预处理是否会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心力衰竭的风险,特别是对易患心力衰竭的非裔美国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