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水田——今年是大阪府水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成立50周年。
它也被称为民paku,这是其日语名称的缩写,一直是研究世界人民和文化的中心,收藏了超过34万件藏品,不断增长。
该博物馆还通过分享其研究成果和扩大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网络来加强其存在感。
1974年6月,设立该博物馆的法律生效,此后开始在海外收集民族资料。1977年博物馆大楼建成后,开始为公众举办展览。首任总干事是于1994年被授予文化勋章的宇尾忠雄。
自开馆以来,博物馆逐步扩大了展览空间和其他设施。它目前的建筑面积,包括四层的主楼,是53,000平方米。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学博物馆。
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南美和大洋洲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服装、仪式用品和工作工具等民族志资料。截至今年3月底,该博物馆共有346670件藏品,对于一家成立于20世纪下半叶的机构来说,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收藏人种学资料最多的机构。
该博物馆还制作了850个视频,记录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美食和节日。
“我们的博物馆在海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志和文化人类学博物馆,”博物馆馆长吉田健二(Kenji Yoshida)说。
除按地区举办常设展览外,通常每年举办两次专题展览。专题展览也同时举行。
截至2023财年,博物馆的累计游客人数约为1208万人次。受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影响,2020财年和2021财年,按年计算的游客人数降至不足10万人,但在2023财年恢复到23万人的水平。
今天,世界各地的民族学展览都希望能结合特色地区当地人民的意见,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并考虑到历史的变化。
为了满足这些期望,自2008财政年度以来,博物馆继续重新设计和升级其常设展览。增加了新的亮点,如印度传统服装与现代时尚的联系,非洲的城市化,以及日本社会因种族多样性而发生的变化。
博物馆雇用的研究人员现在有54人。过去的研究人员包括荣休教授、饮食文化的主要专家石重直一(Naomichi Ishige)。
该馆还积极开展与海外研究人员的交流,建立了覆盖世界各地的信息网络,积累了知识。
在过去的30年里,受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委托,该博物馆每年接受来自10个国家的约10名策展人和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材料保存和展览设计方面的培训。
“大约有300人参加了培训。他们现在在各自国家的博物馆和文化管理部门工作。”吉田说。“当民帕库的工作人员拜访他们时,他们会欢迎我们。”
其中一个国家是埃及,计划很快全面开放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已经在使用Minpaku技术,用纸张和其他材料制作容器,不含可能损坏容器内物品的化学物质。
近年来,世界变得越来越分裂,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和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这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吉田说:“我们必须有智慧,在尊重社会多样性和寻找共同点的同时,怀着同情和尊重与他人建立联系。”
在成立半个世纪后,该博物馆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