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6月4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他的盟友在该国大选计票的中途点走向胜利,但议会多数席位减少。
他的竞选加深了人们对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少数民族权利的担忧,因为他向占多数的印度教徒示好,而不去理会该国2亿多穆斯林社区的担忧。
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经过为期六周的选举,莫迪和他的联盟盟友有望以减少的多数赢得第三个任期,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6.42亿人分七个阶段投票。
73岁的莫迪在周末表示,他有信心“印度人民以创纪录的数量投票”重新选举他的政府,这是他首次担任总理十年之后。
但印度基准的Sensex指数在午后交易中暴跌逾7%,此前反对党的表现似乎好于预期,表明莫迪领导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简称BJP)的多数优势有所减少。
由莫迪的重要盟友高塔姆?阿达尼所有的阿达尼企业(Adani Enterprises)主要上市子公司的股价下跌25%。
卢比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跌,基准债券收益率上升。
在清点了一半选票后,选举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在总共543个席位中至少获得290个领先。
这高于下议院议会多数所需的272票,但低于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在2019年获得的353票的总和。
如果莫迪第三次连任,人民党将获得微弱多数,或者不得不依靠全国民主联盟(NDA)的盟友获得多数席位,这可能会给政府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为莫迪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以权威的方式统治政府。
然而,政界人士和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大多数选票尚未清点,现在对投票趋势做出明确判断还为时过早。
人民党发言人纳林·科利在接受《今日印度》电视频道采访时表示,“公平地说,目前400个席位看起来很遥远。”他指的是一些预测显示,全国民主联盟将获得400个席位。
“但我们需要等待……要对席位有一个最后的了解,因为投票后的民调显示选票将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而目前的计票趋势似乎与此不符。”
他说:“人民党和全国民主联盟将组成政府,这个趋势从一开始就很明显。”
6月1日投票结束后播出的电视出口民调显示,莫迪将大获全胜,但在印度,出口民调经常得出错误的选举结果。近10亿人登记投票,其中6.42亿人参加了投票。
然而,即使莫迪以微弱优势获胜,他的人民党也将在一场激烈的竞选中获胜。在这场竞选中,各党相互指责对方有宗教偏见,并对部分人口构成威胁。
这项为期六周、分七个阶段的民意调查于4月19日开始,在炎热的夏季进行,部分地区的气温接近50摄氏度。
超过66%的登记选民参加了投票,仅比2019年的上次选举低一个百分点,粉碎了投票前的担忧,即选民可能会避开这场被认为对莫迪有利的选举。
莫迪于2014年凭借承诺增长和变革而首次上台,他正在寻求成为继印度独立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之后第二位连续三届获胜的总理。
他在竞选之初展示了自己的政绩,包括经济增长、福利政策、民族自豪感、印度教民族主义,以及他个人对兑现承诺的承诺,他称之为“莫迪的保证”。
然而,在第一阶段的低投票率之后,他改变了策略,指责反对派,特别是领导着24个团体联盟的国大党,偏袒印度的2亿穆斯林。分析人士说,这一转变使竞选变得粗俗和分裂。
他们说,转向印度可能是为了激发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基础,吸引他们投票。有人批评莫迪煽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分歧以赢得选票,莫迪对此进行了辩护,称他只是在指责反对派的竞选活动。
反对党印度联盟否认其偏袒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国家的穆斯林,并表示,如果莫迪重新掌权,并结束所谓落后种姓享有的平权行动,他将破坏宪法。人民党拒绝了这一点。
有话要说...